上海垃圾分类再刷新成绩单:2022年将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市人大常委会14日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本市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管理情况的报告。报告透露,上海将加快末端设施建设,尽快健全分类处理体系,预计到2022年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10月底全市可回收物回收量达5960吨/日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对垃圾分类的促进引导作用超出预期。
居民参与积极性远超预期,全市1.2万余个居住区达标率已由去年年底的15%提升到目前的90%。分类实效提升同样远超预期,至10月底,全市可回收物回收量达5960吨/日,较2018年10月增长4.6倍;湿垃圾分出量约达8710吨/日,较2018年10月增长1倍;干垃圾处置量控制低于14830吨/日,较2018年10月减少30%;有害垃圾分出量1吨/日,较2018年日均增长9倍多。
上海全程分类体系基本建成
今年以来,上海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全面提速。投放点基本改造完成、分类收运体系基本形成、两网融合“点站场”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分类处置利用能力稳步提升。
具体而言,全市已完成2.1万余个分类投放点规范化改造、4万余只道路废物箱标识更新。至10月底,全市共配置及涂装1395辆式垃圾车、3086辆干垃圾车、84辆有害垃圾车以及192辆可回收物回收车。
目前已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13998个、中转站181个、大型集散场9个。目前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已达2.435万吨/日。
加快末端设施建设,尽快健全分类处理体系
报告同时表示,目前上海垃圾分类还存在单位垃圾分类的整体效果还不理想、流动人员参与程度不高、湿垃圾处置能力仍有缺口、长效机制尚需不断完善等问题。下阶段市政府将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更大实效。
记者了解到,在健全分类处理体系方面,2019年被建成2座湿垃圾资源化项目,2020年二季度前建成3座,今年底前再新增开工一座湿垃圾项目;2020年底前建成3座干垃圾焚烧项目,2021年底前再建成3座干垃圾焚烧项目,到2022年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10月底全市可回收物回收量达5960吨/日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对垃圾分类的促进引导作用超出预期。
居民参与积极性远超预期,全市1.2万余个居住区达标率已由去年年底的15%提升到目前的90%。分类实效提升同样远超预期,至10月底,全市可回收物回收量达5960吨/日,较2018年10月增长4.6倍;湿垃圾分出量约达8710吨/日,较2018年10月增长1倍;干垃圾处置量控制低于14830吨/日,较2018年10月减少30%;有害垃圾分出量1吨/日,较2018年日均增长9倍多。
上海全程分类体系基本建成
今年以来,上海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全面提速。投放点基本改造完成、分类收运体系基本形成、两网融合“点站场”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分类处置利用能力稳步提升。
具体而言,全市已完成2.1万余个分类投放点规范化改造、4万余只道路废物箱标识更新。至10月底,全市共配置及涂装1395辆式垃圾车、3086辆干垃圾车、84辆有害垃圾车以及192辆可回收物回收车。
目前已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13998个、中转站181个、大型集散场9个。目前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已达2.435万吨/日。
加快末端设施建设,尽快健全分类处理体系
报告同时表示,目前上海垃圾分类还存在单位垃圾分类的整体效果还不理想、流动人员参与程度不高、湿垃圾处置能力仍有缺口、长效机制尚需不断完善等问题。下阶段市政府将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更大实效。
记者了解到,在健全分类处理体系方面,2019年被建成2座湿垃圾资源化项目,2020年二季度前建成3座,今年底前再新增开工一座湿垃圾项目;2020年底前建成3座干垃圾焚烧项目,2021年底前再建成3座干垃圾焚烧项目,到2022年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